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上海制造:能否重回舞台中央?

制造业是产业之基。自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和诞生地。上海制造有着辉煌的历史,在150多年的中国近代工业史中,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设厂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制造业曾长期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作出过特殊贡献,堪称“共和国的脊梁”。比如轻工领域诸多上海品牌,也曾因其品质精良、匠心独具而风靡全国。但是,众所周知,最近20多年来,上海制造快速走向边缘化。2017年12月12日,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重启“上海制造”最强音,誓言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既要继承发扬老品牌,也要做大做强新品牌,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知名度和美誉度。那么,未来20年,上海制造该“何去何从”......

  制造业是产业之基。近代以来历史不断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上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大国竞相争夺战略制高点,也重新把先进制造业纳入其中。

上海制造:由颠峰走向衰落

  上海制造有着辉煌过往。150多年的近代工业史,让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设厂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

   1978年,上海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07亿元,占全国1/8。近200项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70多项工业产品赶上或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海鸥相机……上个世纪,这些家喻户晓的“上海制造”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1960年5月,毛主席在上海参观中国研究制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1978年之后,中国的制造业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工业原材料的计划性供应体制逐步退出历史;大批外资制造业企业从苏南、浙江、珠三角等地开始布局中国各地;凭借机制、薪酬成本、用工灵活性、地缘等优势,各地的外资和民营企业用了20多年时间,在消费制成品的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上了我们小学课本、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近20年以来,上海在着力打造“金融”“贸易”“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中心,制造业的衰落急转直下!多少“上海制造”品牌正在走向没落,轻工领域几乎全军覆灭,电子行业没有上海品牌,机床行业所剩无几......仅有的几个领先行业,要不是走向“全面合资”或者“外国独资”,比如汽车等,要不是仅存国家战略布局在上海,比如“钢铁”与“石化”......

   虽然经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在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德国加快推进“工业4.0”,英国深入规划工业2050战略,中国政府在实施“2020计划”,但是过去数年以来,上海市级政府层面依然“实质性”动作很少,眼睁睁看着“上海制造”持续走向没落......这不得不说,和之前的上海市级核心领导层的战略思想有密切关系。

   最为可悲的是,上海曾经有现代制造最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有大量的国际水平、至少是国内一流水平的“隐形冠军”企业,他们曾经都是国内行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但是被一轮又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开发”而“调整掉”,真是万分悲痛!让身边的“江浙兄弟”不停的偷笑“上海人的精明但不聪明”之举!从事制造业的同仁深知,一旦产业链的“基因”被破,要想重新拾起,那又是何等艰难?犹如苏州河的水,被污染之后,再次治理,成本又是何等之高!    

     尤为痛心的是,“上海制造”经历百年的历练,培养和造就了真正的“工匠精神”和“上海老师傅”的精神。而今,不但“上海老师傅”没有了传人,都是外地的“务工者”紧急被培养上岗,而且这些“新工匠”无法在上海长期稳定生活,买不起住房、孩子上不了学。并且,“上海工匠”的精神也正在制造业体系中快速的没落,毕竟像“李斌”这样的高级技师实在太少太少。

   上海制造:擦亮金字招牌 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最高端

    习主席在2017年12月12日视察徐工集团的指示:“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这当中,“上海制造”理应自觉承担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并作出一份独特的贡献。

上汽集团临港汽车整车总装车间

  “上海制造”在中国有着特别的意义。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制造业曾长期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作出过特殊贡献,堪称“共和国的脊梁”。轻工领域的诸多上海品牌,也曾因其品质精良、匠心独具而风靡全国。对这些光荣传统,我们今天不仅不能丢弃,更应很好地发扬光大,并从中汲取重振“上海制造”雄风、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基因性力量。这既是大势使然,也是自身所需。

   此时提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主管上海工业的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制造强国战略,以及重构上海产业经济优势的举旗定向之举。接下来,要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快打造一批新、老高端制造品牌,争做制造强国领域的排头兵,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国家战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在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里,制造业占比或许不很高,但含金量必须更高。今天重振“上海制造”,一方面是要保证制造业的必要规模,尤其是抑制“脱实向虚”冲动,坚决做实实体经济;同时更要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着力把“高端制造”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我们紧扣科创中心建设这个重要国家战略,对技术更迭、产业革新的趋势保持高度敏感,并及时抓住窗口期、放大“头部效应”,不断用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

上海电气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万级核电站堆内构件。

  “上海制造”历来讲求的工匠精神,也应当得到充分传承。制造业的能级和实力,首先体现在产品里。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制造业水平有口皆碑,出了不少“隐形冠军”式的企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对于每个产品、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做到精益求精,尤其是基础工艺及基础关键零部件,用“不可替代”实现“难以超越”。要打响“上海制造”这个品牌,我们也应当有这样的雄心和定力。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政府的政策设计、环境营造,都要树立起品质优先的导向,千千万万不能把“基础工艺”“产业结构调整”掉,努力把上海制造的产品做到极致,并从研发设计、生产流程、质量把控、标准制订、品牌营销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全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上海制造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这不仅将擦亮这块曾经给上海带来无上荣耀的金字招牌,更将有力提升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配置全球资源的实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的四个品牌。对于“上海制造”品牌,要发展高端制造,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从品牌营销、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研发设计、精细化管理等各个领域,提升产品品质、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端制造能级,重振“上海制造”的雄风。

  在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看来,“上海制造”本身就是一张名片。要基于上海制造的历史底蕴和基础优势,认清新时代上海制造的历史方位、坐标定位,对标最高标准拉长板补短板,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对标最高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加快落实推进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两个国家战略的上海,更需要集聚和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因此,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首先要对标国际。

  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组织和制造方式产生重大变革,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制造业领域大规模深度应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也在催生新的行业和生产方式。

  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出现新的变化,跨国公司不断调整全球的产业链布局。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认为,目前全球价值链竞争,已经从原来在行业、国家和区域层面分化,变成了在行业供应链的各个增加值环节渗透、融合。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更多出现在行业内甚至产品内的增加值环节,而不是在产业层面展开。

   影响“上海制造”发展的土政策急需调整

   要擦亮“上海制造”这块金字招牌,重新打造“上海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不得不要纠正“影响上海制造发展的土政策”,仅以“198工业地块”和“强政府形象”两项说起。

   198工业用地减量化的“土政策”急需叫停!

目前上海工业用地规划发展方向分为“104地块”、“195地块”和“198地块”。其中,104区块是指上海市现有的约104个规划工业区块;195区域指规划工业区块外、集中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实际面积约195平方公里;198区域指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约198平方公里。        

198工业用地减量化大约是在2015年提出的,2014年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也提出上海市工业用地负增长, 2016-2017年要减少2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基本就在198地块上实施。198地块主要在青浦区、金山区、奉贤区、松江区、浦东区等郊区范围内,现在在推动198工业用地减量化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并且一级压一级,市级压区级,区级压镇级。镇主体作为最小单位,落实具体指标。在这里发挥最大的行政力量去做这个事情,每年、每季度的任务也是由乡镇来完成的,而且超额完成的或自提量有奖励,都是行政手段在推动一个土地政策的实施。

198地块的工业企业目前基本无心恋战,基本面临政府的“一刀切”,纷纷想往外地迁移、很难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也无法改建扩建,无从上报政府审批。这是目前198地块上,大多成长型非常好的中小制造业最大的心病!

     “强政府形象”能否为“上海制造”松绑?

       在很多来沪投资发展的人来看,上海的政府效率、治理能力、市场化水平、透明化程度等等都是国内一流,甚至有些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在上海投资、创业,发展企业,“安全性”国内一流。但是,同时也给投资者一个很深刻的形象,那就是“上海是个强政府!”,在很多方面,尤其是行政手段上,“看得见的手”随时随刻都能够感受得到。尤其是这次的上海市委主要领导提出重塑“上海制造”,小编非常担心基层政府又把领导的指示当成“政治工程”“业绩工程”来打造。所以,上海制造真正要崛起,不是政府应该要去做什么?而是必须要把很多政策真正松绑起来,还给市场去决策。

  上海制造:辉煌点有哪些?

  如今,汽车、大飞机、海洋工程、航天、核电等正重塑着“上海制造”的新辉煌。ARJ—21新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CJ—1000A航空发动机、长征六号火箭、“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AP1000核电设备等一批重大装备取得突破;华力微电子12英寸生产线、中芯国际28nm工艺投入量产,MOCVD等先进半导体设备实现国产化,联影医疗PET/CT等打破国际垄断。而海尔智谷、华为研发中心、中芯南方、华力二期、和辉二期等重点项目,正在各个区域如火如荼地加快推进。

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CJ-1000AX)首台整机在上海点火成功,核心机转速最高达到6600rpm。

  但是,当前上海制造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亟需破解的瓶颈问题,在接受采访时,上海市经委主任陈鸣波直言,“对标国际国内,我们要主动找差距、补短板”,比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还不够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还没有突破,尤其是基础工艺基因被破坏,上海土地二次开发园区转型升级要加快进度,以及产业投融资的活跃度还不够、民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还不完善等。

  面向未来20年,上海在思考如何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除了大国重器,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上海也在积极抢抓机遇。这也是上海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创造新价值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国1/3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聚集在上海,全国数据总量的12%在上海,全国日均数据交易量的50%发生在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且上海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海显然在这个领域拥有独特优势。

  作为上海曾经的骄傲,老品牌的继承发扬,也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一部分。这些老品牌资源很大一部分还在国企手中。可以探索试点通过商标转让、股权转让、品牌授权、品牌战略和商业模式重构等形式,盘活这些沉睡的品牌资源。

  锲而不舍抓落实   激发上海创造新活力

  从上海制造到上海创造,需要依托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持续不断注入创新的因子和活力。凭借协同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控制等新技术新模式,上海制造可以站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拥有更强的全球配置资源能力。

12月17日,第二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次飞行,大飞机项目由此迈入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

  C919的研制使我国制造业第一次站在了全球分工的最高端。在上海,沿着黄浦江,从紫竹到张江、临港,形成了一条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融合二三产业的航空产业链。在全国,20多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0多所高校、数十万人员参与研制与配套。在全球,30多家跨国公司与合资企业参与其中。

   2017年12月10日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试运行,这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和全球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它的“大脑”与“神经”是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二者让全自动化码头真正用上“中国芯”。

重振“上海制造”雄风,解题之处、点睛之笔,正在于重塑“上海制造”品牌新形象。陈鸣波说,目前正在发动各方力量,制定“上海制造”品牌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上海制造的内涵实质、重点领域、目标任务;要着力推动一批重点工程,每年精准配套一揽子政策举措,集中打造一批“上海制造”名企、名品和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名企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以及知名企业家;以产品为核心的名品工程,重点打造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的工业精品;以园区为依托的集群工程,重点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重振“上海制造”雄风,要充分发挥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竞争能级,政府部门则要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上海正是要以坚守传承工匠精神,聚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强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要使这些精神融入到上海的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塑造新的城市特质。

图片加载中...
❤ 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steeltuber.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josen.net/Steel-Mill/shzznfzhwtzy.html
(本平台"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的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技术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处望请谅解,敬请联系主编微信号:steel_tube,进行删除或付稿费,多谢!)
搜索本站钢铁技术
★↓在此搜索查找钢铁材料知识↓★↘

互联网 www.josen.net


钢铁行业热点文章推荐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主办单位:
常州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是 专业的 精密钢管 生产厂家,汽车钢管,电机壳钢管 生产单位。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推荐您访问: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网
(常州仁成金属钢管制品生产厂家博客网站)
www.josen.net©2006-2021
苏ICP备08003692号

【关于本站】【提问】网站地图【搜索】【知识星球】电脑端